<strong id="ldz2c"><address id="ldz2c"></address></strong>
    <video id="ldz2c"><mark id="ldz2c"></mark></video>

  1. <video id="ldz2c"></video>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榜樣|吳志輝:山核桃“最后一公里”的跋涉者

    來源: 中宣在線
    編輯: 夏彩云
    更新時間: 2022-05-06 07:47:04

      “白露到,竹竿搖,遍地金,扁擔挑……”每到白露,便是寧國山核桃產區最忙碌的時節。而談及寧國市山核桃產業,就不得不提及一個名字——吳志輝。從毛頭小伙到兩鬢微霜,他與山核桃打了半輩子交道。他先后主持十余個省級以上山核桃種植科研及科技推廣項目,他是行走在寧國山間的山核桃科學種植百科全書,他堅守農技服務“最后一公里”,培訓農民近2萬人次。

      “安徽青年科技獎”“全國生態建設突出貢獻先進個人”“全國林業系統先進工作者”……一個個榮譽稱號是他工作履歷里的閃亮注腳。他不斷摸索山核桃鄉村振興新藍圖,希望給昔日深山里“靠天收”的山核桃注入新的“能量”。

      林業工作要用情用心

      “我是從一個門外漢一步步走進山核桃這個行業的?!蓖職v歷,吳志輝至今還清晰地記得第一次下鄉的情形。

      1996年,23歲的吳志輝從安徽農業大學林學系畢業分配到寧國市林業局森防站工作。剛參加工作不到一個月的吳志輝,第一站就來到霞西鎮一個偏僻的林場蹲點3個多月,從事松材線蟲病除治工作。在這里,他第一次看到山核桃樹。剛參加工作的吳志輝虛心向老同志學習,跟隨他們下鄉開展蟲情調查、病蟲害防治,白天爬山頭調查、晚上整理歸納資料。

      那一年寧國山核桃種植面積18.67萬畝,年均產量不到一千噸。細心的吳志輝發現,雖然寧國山核桃種植歷史悠久,但由于管理不科學,山核桃樹的病蟲害多且嚴重?!拔蚁胍鳇c什么!”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吳志輝利用下鄉工作和節假日機會,跑遍了全市產區180多個山核桃種植地開展調查,弄清病蟲生活習性、不同季節與時段病蟲害發生規律,嘗試配比不同濃度藥劑防治等。

      花蕾蛆是影響山核桃產量的主要病蟲害之一,以幼蟲在雌雄花內吸取營養導致花蕾變黑凋謝,從而造成山核桃產量下降,甚至顆粒無收。因為該蟲體微小具隱蔽性、發生時間短,防治困難?!盀榱苏莆詹∠x的習性,吳志輝有時把長有蟲子的山核桃樹枝條帶回家,嚇了家人一跳;為了便于日常觀察,他在家門口種了三棵核桃樹;為了得到更專業的學習,他讀了在職研究生,獲得碩士學位……

      憑著這股韌勁,吳志輝徹底弄清楚花蕾蛆等主要病蟲害的生活習性,找到了防治的最佳辦法,形成一整套有效的預防和防治措施。同時,他又耗費10多年時間,攻克了另一種影響山核桃產量的病蟲害——潰瘍病的技術難題,找到了便捷有效的防治方法并在產區推廣。

      “做好林業工作要用情、用心?!边@是掛在吳志輝嘴邊的一句話。他說,用情就是帶著對林農的深厚感情做事,用心就是要敬業奉獻,專注自己研究的領域。

      林農信任是最大成就

      “吳老師,今年給花蕾蛆打藥的時間到了嗎?”“我家山核桃樹葉子發黃,該怎么辦?”每年3至8月,是山核桃病蟲害防治的關鍵時期。這個時間段,吳志輝的電話響個不停,往山里跑得也特別勤。

      在大伙的心中,吳志輝是老師,更是朋友,寧國、績溪、歙縣、旌德、金寨、臨安等國內產區的很多林農都存有他的手機號碼或者微信?!拔业奶柎a就是‘求助熱線’?!彼ρ?。

      這個“朋友”并不好當?!霸诨鶎?,科普能力可能比科研能力更重要?!眳侵据x表示,基層的特點決定了所有的科學研究,最終還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把先進技術推廣出去,讓林農們切切實實地獲益。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吳志輝一邊開展科研,一邊采取辦培訓班、現場指導、開設微博和微信公眾號等多種形式,向林農傳授病蟲害防治技術和科學經營之道。2010年,以“寧國山核桃”為名開通了博客。2017年,他又推出微信公眾號“山核桃種植者”,10多年來,他累計發布技術信息600余條,總點擊量超過30萬次。

      幾十年來,從森防站到林檢局、再到現在的技術服務中心,吳志輝的崗位一邊再變,但他服務林農的熱情和干勁一直沒變。

      2020年開始,吳志輝創辦山核桃種植者公益大講堂,他自己為核心主講人,以實地參觀、案例講解等多種方式開展新農人培訓。大講堂現已舉辦近30期,讓周邊山核桃主產區的林農紛紛慕名而來。

      甲路鎮石門村村民程來平就是新農人中的志愿者之一,他家里有400多棵山核桃樹,過去由于管理方法不對,年產量最多不過2000斤,少則幾百斤。吳志輝向他講解如何科學管理并指導他運用到生產中,4年過去了,他家山核桃產量增產到3000斤,2021年達到5000多斤,而且果實飽滿,剛收下就被人買走了,每斤價格還比別人家高2元,共收入14多萬元?,F在程來平已經成為村里的“程老師”,家里的山場更成了四鄰的“考察對象”。

      “來自林農的信任是我最大的成就?!眳侵据x說,自己給林農們提供生產方面的最新知識和技術指導,林農們也為他提供了研究調查的平臺?!傲洲r很多時候比我強,很多技術都來源于他們的實踐?!?/p>

      從“最后一公里”到“聚沙成塔”

      除了山核桃還是山核桃。隨著一個個病蟲害技術難關的攻克,如今吳志輝又將目光投向了產業更深層次的問題。

      由于長期傳統管理方式導致山地生態系統結構失去平衡,近年來不少產區出現了林木衰退、減產的趨勢,吳志輝判斷,這一特色產業存在系統性的生態安全風險。

      “掛網采收、禁用化學除草劑……這些都只是技術藥方?!眳侵据x深知,僅僅依靠技術手段已經很難重振山核桃產業,“這個產業不能在我們這代人手上走向衰落?!彼f得堅決。

      為了從根本上遏制產業衰敗的趨勢,吳志輝提出了推進山核桃全程托管工作和以村民組為單位的山場整合這兩劑產業破局藥方。

      高附加值的經濟林全程托管不同于農業大田的托管,林農利益訴求更多,一山多戶的現狀更增加了整合的“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難度可想而知。2018年開始,吳志輝開始推廣山核桃全程托管經營。2020年10月,寧國市探索山核桃林托管經營入選全國集體林權制度首批典型案例。2021年,安徽省首家專業從事山核桃專業托管服務公司正式成立。三年下來,林地托管理念開始得以傳播,整組整合工作也得以破冰。

      在吳志輝的努力下,截至2022年,寧國市涌現各類托管主體18家,涉及7個鄉鎮,總面積1.06萬畝。同時已有三個村民組完成第一輪整合,今年1月,南極鄉楊獅村茶廠村民組85戶中71戶參加整合,平均每戶山場數量下降4.6塊。

      林地托管組織如何進行企業化的規范管理?如何將眾多托管經營者聯合起來,共同組建品牌和抵御風險?整組整合如何提煉規范化的模式,實現2.0版本?……此時,吳志輝又開始思考更深層次的問題,他告訴記者,寧國山核桃產業未來發展道路上需要政府、社會和林區林農更多的支持,他需要更多戰友……

      “我是一名在‘最后一公里’路上的跋涉者?!眳侵据x坦言要走的路還很長?!吧胶颂页休d著太多普通寧國人的生活乃至夢想,都說林農一盤散沙,我希望通過不懈努力,聚沙成塔?!保ㄈ襟w記者 徐文宣 特約記者 胡起)


    主辦:宣城日報社

    本網站所刊登的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均為中宣在線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 @ 2008-2020 xuanww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皖網宣備070019號

    皖公網安備34180002000207號

    新聞熱線:0563-2831037 投稿/舉報郵箱:xcrb2831872@163.com 廣告聯系:0563-2831888 網上侵權假冒信息舉報電話:0563-2831037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77777